关于学习

今天读了一篇关于讨论学习的文章,感觉受益匪浅。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理解学习:

知识的错觉

  • 我知道了≠我懂了:

    看自己是不是真懂一件事,通常追问3个有深度的问题,就能辨别自己是否真正懂了。

    把类似的为什么放在学过的领域,再试着多追问两三个问题,就能发现不少错觉了。

知识的分类

比起直接学习,先明确学的是什么,对知识进行分类效果要更好。按知识的分类,分为以下几类:

事实知识        | 2018年中国的GDP是多少
概念知识        | GDP指标的含义、概念
程序知识        | GDP如何计算
元认知知识      | GDP属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理解研究GDP的意义:为了更好地衡量、评估、分析一个经济的生成力。

仅仅学习事实性、概念性的知识意义并不大,可以完全在网上搜索解决,而且被直接应用的范围比较小。大部分人陷入了这两者的泛泛学习。

程序认识、元认识认识对于我们价值更大,需要多花功夫钻研。

理解学习

  • 加强实践和输出,学完后马上用、马上教别人

    主动学习(输出)> 被动学习(输入)

  • 系统地学习

    • 通过碎片化学习的知识,拼接成更完整的网,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,达到真的懂,真能用,才可能因为学多了拥有迁移思考的能力,解决更多的问题。
  • 建立自己的多元学科模型

    • 人的格局不同,差距很大;人和人的差别,在于认知。只有元知识不断升级,才能让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更完善、更广博。

    • 查理·芒格的“多学科思维模型”指出:我坚信几乎所有聪明人都有一套思维模型的框架。有了那个体系之后,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。

      芒格比较推崇的思维模型–

      复利原则 / 排列组合原理 / 费马帕斯卡系统 / 决策树理论 /会记学
      / 复式簿记 / 质量控制理论 / 后备系统 / 断裂点理论 / 理解质量概念 / 误判心理学 / 微观经济学 / 规模优势理论

0%